在安徽±1100千伏古泉換流站內,該站運檢人員王振帥對國產化很高電壓等級直流控制保護系統開展專業檢查并做好記錄。
今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提出加快推進特高壓直流保護國產化替代研究應用。經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攻關人員6個月的開發研究,公司第1套國產化很高電壓等級直流控制保護系統在古泉換流站掛網試運行。一個多月的試驗數據及日常運行參數表明,該系統實現了針對現有系統的升級和優化,試運行情況良好。
據介紹,國產化很高電壓等級直流控制保護系統與進口控制保護系統相比,主機集成度更高、監視功能更完善、運算速度更快,其板卡數量較國外主機板卡數量減少50%,主機負載率很大可下降10%。控制保護主機預留了豐富的協議拓展接口,可根據數據交互、信號傳輸等不同應用場景靈活配置,減輕運維人員的工作量。
進口控制保護系統通常依賴某個插件來監視系統和其他插件的運行情況。國產化很高電壓等級直流控制保護系統采用“自監視+互監視”的方法,每一個插件都會監視其他插件,同時也受到其他插件監視,有助于快速定位故障,確保運檢人員及時處置異常告警。
特高壓直流控制功能對響應實時性要求很高。國產化很高電壓等級直流控制保護系統的很小執行周期僅為20微秒。在逆變側交流系統發生故障時,更小的執行周期有利于更快地檢測故障,進而增強系統抵御換相失敗的能力,降低換相失敗概率。

一.注意(SZJD2000鉗型接地電阻儀產品十分精細)
感謝您購買了本公司的單鉗口接地電阻測試儀,為了更好地使用本產品,請一定:
——詳細閱讀本用戶手冊。
——遵守本手冊所列出的操作注意事項。
任何情況下,使用本鉗表應特別。
注意本鉗表所規定的測量范圍及使用環境。
注意本鉗表面板及背板的標貼文字。
開機前,扣壓扳機一兩次,確保鉗口閉合良好。
開機自檢過程中,不要扣壓扳機,不能鉗任何導線。
自檢過程中顯示“CAL6、CAL5、CAL4…CAL0、OLΩ”。
必須自檢完成,顯示“OL Ω”符號后,才能鉗測被測對象。
鉗口接觸平面必須保持清潔,不能用腐蝕劑和粗糙物擦拭。
避免本鉗表受沖擊,尤其是鉗口接合面。
危險場合,強烈推薦選用本公司的防爆型單鉗口接地電阻測試儀。
本鉗表在測量時會有蜂鳴聲,這是正常的。
長時間不用本鉗表,請取出電池。
拆卸、校準、維修本鉗表,必須由有授權資格的人員操作。
由于本鉗表原因,繼續使用會帶來危險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馬上封存,由有授權資格的機構處理。
二.簡介(SZJD2000鉗型接地電阻儀產品十分精細)
SZJD2000鉗形接地電阻測試儀是傳統接地電阻測量技術的重大突破,廣泛應用于電力、電信、氣象、油田、建筑及工業電氣設備的接地電阻測量。
SZJD2000鉗形接地電阻測試儀在測量有回路的接地系統時,不需斷開接地引下線,不需輔助電極,快速、使用簡便。
SZJD2000鉗形接地電阻測試儀能測量出用傳統方法無法測量的接地故障,能應用于傳統方法無法測量的場合,因為SZJD2000鉗形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的是接地體電阻和接地引線電阻的綜合值。
SZJD2000鉗形接地電阻測試儀特別適宜于扁鋼接地的場合。
三.規格(SZJD2000鉗型接地電阻儀產品十分精細)
1. 量限及準確度
2.技術規格
電 源: 6VDC(4節5號堿性干電池) 工作溫度:-10℃-55℃
相對濕度:10%-90% 液晶顯示器:4位LCD數字顯示,長寬47×28.5mm
鉗口張開尺寸:28mm 鉗表質量(含電池):1160g
鉗表尺寸:長285mm、寬85mm、厚56mm 保護等級:雙重絕緣
結構特點:鉗口方式 量程換檔:自動
外部磁場:<40A/m 外部電場:<1V/m
單次測量時間:1秒 電阻測量頻率:>1KHz
電阻測量高分辨率:0.001Ω 電阻測量范圍:0.01-200Ω
四.鉗表結構(SZJD2000鉗型接地電阻儀產品十分精細)
1. 液晶顯示屏
2. 扳機:控制鉗口張合
3. 鉗口: 65×32mm
4. POWER鍵:開機/關機
5. HOLD鍵:鎖定/解除顯示
五.液晶顯示(SZJD2000鉗型接地電阻儀產品十分精細)
1.液晶顯示屏
⑴. 電池電壓低符號
⑵. 電阻單位
⑶. 數據鎖定符號
⑷. 鉗口張開符號
十進制小數點
4位LCD數字顯示
2.特殊符號說明
⑴.
鉗口張開符號,鉗口處于張開狀態時,該符號顯示。此時,可能人為扣壓扳機;或鉗口已嚴重污染,不能再繼續測量。
⑵.
電池電壓低符號,當電池電壓低于5.3V,此符號顯示,此時不能保證測量的準確度,應更換電池。
⑶. “OL Ω”符號,表示被測電阻超出了鉗表的上量限。
⑷. “L0.01Ω”符號,表示被測電阻超出了鉗表的下量限。
3.顯示示例
⑴.——鉗口處于張開狀態,不能測量
⑵.——被測回路電阻小于0.01Ω
⑶.——被測回路電阻為:5.1Ω
⑷.——被測回路電阻為:2.1Ω
——鎖定當前測量值:2.1Ω
110千伏金光變電站二次系統改造項目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陜西實施的第1個新一代變電站二次系統改造試點工程。此次改造用時67天,共更換保護裝置26套、測控裝置15套,新增采集執行單元和保護裝置22套。改造后,金光變電站的二次系統實現自主可控,可提升電網抗風險能力,推動陜西電網二次設備國產化。
金光變電站二次系統利用站內實時感知元件,融合了多元狀態量數據,采用智能算法對設備進行狀態評價、故障診斷、故障預測和風險評估。改造后的變電站二次系統中繼電保護及保障自動裝置、自動化設備、在線監測設備、輔控設備及視頻巡檢等設備均采用國產化核心部件,且站內各類監控系統數據庫全部由國內自主研發,不僅解決了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還實現了設備層面的整合集約和設備狀態在線感知,為推進變電站運維向遠程化、數字化、智能化、集控化轉型奠定了基礎。
揚州蘇中電力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